较为理想的磨损形态
金刚石颗粒表面承受交变的热应力,同时还承受交变的切削应力,就会出现疲劳裂纹而局部破碎,显露出锐利的新棱边,是较为理想的磨损形态;大面积破碎:金刚石颗粒在切入切出时承受冲击载荷,比较突出的颗粒和晶粒过早消耗掉;
脱落:交变的切削力使金刚石颗粒在结合剂中不断的被晃动而产生松动。同时,锯切过程中的结合剂本身的磨损和锯切热使结合剂软化。这就使结合剂的把持力下降,当颗粒上的切削力大于把持力时,金刚石颗粒就会脱落。无论哪一种磨损都与金刚石颗粒所承受的载荷和温度密切相关。而这两者都取决于锯切工艺和冷却润滑条件。
磨破损:由于力效应和温度较应,锯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往往会产生磨破损。磨破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磨料磨损、局部破碎、大面积破碎、脱落、结合剂沿锯切速度方向的机械擦伤。
磨料磨损:金刚石颗粒与式件不断摩擦,棱边钝化成平面,失去切削性能,增大摩擦。锯切热会使金刚石颗粒表面出现石墨化薄层,硬度大大降低,加剧磨损。
各种人造金刚石工具
1、制造树脂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用等
2、制造金属结合剂磨具、陶瓷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用等
3、制造一般地层地质钻探钻头、半导体及非金属材料切割加工工具等
4、制造硬地层地质钻头、修正工具及非金属硬脆性材料加工工具等
5、树脂、陶瓷结合剂磨具或研磨等
6、金属结合剂磨具、电镀制品。钻探工具或研磨等
7、锯切、钻探及修正工具等
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的未来检测之路
“随着技术的进步,合成钻石可以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由此也需要对这些钻石进行更好的检测。有些人在钻石贸易中担心不法商贩试图将合成钻石冒充天然钻石,因为在实验室培育的钻石,目前已经成长的更白且更干净。
然而,宝石学家有信心有方法能够检测到任何合成钻石。这并不是说宝石学家认为合成钻石生产商想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逃脱检测。
国际宝石学院(IGI)宝石学家David Weinstein说:“我相信他们正在努力改善使其越来越尽,使其尽可能变得漂亮,而不是为了迷惑我们”。”
温度对锯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纳米钻石烯是公司以人造金刚石为原料,通过控制新型制备工艺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碳纳米金刚石材料。该材料是一种物相组成为钻石相的含有不饱和碳键的层状结构的碳纳米片,粒度分布在20-500nm,粒度不同纳米片的厚度也不同。
根据表征分析,纳米钻石烯除具备金刚石的各项性能外,还具备层状结构、耐磨性强、复合性强、导热性高等特点。
温度效应:传统理论认为:温度对锯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结块中的金刚石石墨化;二是造成金刚石与胎体的热应力而导致金刚石颗粒过早脱落。
新研究表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传入结块。弧区温度不高,一般在40~120℃之间。而磨粒磨削点温度却较高,一般在250~700℃之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电镀金刚石研磨轮规格的光明金刚石于2025/8/31 9:16:1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anming.mf1288.com/guangming-2885134116.html